不确定条件下出行路径选择:期望效用理论 vs 前景理论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97KB PDF 举报
"不确定路网条件下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对比分析 (2011年) - 王燕,张丽" 本文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不确定路网条件下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作者通过对两种理论模型——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运用,分析比较了它们在描述个人出行决策行为上的适用性。 首先,文章简要解析了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基本概念。出行路径选择是交通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涉及到交通流量分配和道路网络效率。传统模型通常假设信息完全,即出行者对所有可能的路径及其属性(如行程时间、距离、费用等)有准确的了解。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交通状况的动态变化、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出行者往往面临不确定性。 接着,作者引入了期望效用理论。这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于描述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如何权衡风险。在路径选择中,期望效用理论假设出行者会根据每条路径的期望效用来做决策,即综合考虑每条路径可能的行程时间和出现这些时间的概率,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路径。 然后,文章探讨了前景理论。这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提出的,用于解释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在评估选项时,不仅考虑结果的好坏,还受到参照点、损失厌恶和概率权重的影响。在路径选择模型中,前景理论能更好地反映出行者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的实际决策行为,如对延误的敏感度可能超过对正常行驶时间的预期。 通过实际算例和实证调查,作者比较了基于这两种理论建立的模型在预测出行者决策上的表现。结果显示,前景理论在描述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个人出行决策时更为准确,因为它能更好地捕捉出行者对潜在损失的过度反应以及对可能性的非线性感知。 关键词:路径选择,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参考点 这篇论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对不确定环境下出行路径选择行为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前景理论的优势更加突出,这对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