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内存原理与架构:P-Bank与芯片位宽详解

2星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1.29MB PDF 举报
SDRAM(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是一种早期的内存技术,其原理和时序设计对于理解计算机内存工作至关重要。SDRAM的核心概念是物理Bank(P-Bank),它是内存模块的基本组织单元,确保CPU在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周期内能够获取所需的全部数据。CPU的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P-Bank的位宽需求,早期如Pentium处理器就需要两条72pin SIMM(双 inline memory module)来提供足够的32位宽,以匹配其64位的数据总线。 在SDRAM内存中,单个内存芯片自身的位宽受限,比如台式机市场常见的SDRAM芯片位宽为8或16位。为了达到P-Bank所需的位宽,例如64位,就需要将多个芯片并联在一起,如16位芯片需4颗并联,8位芯片则需8颗。这种并联设计允许系统支持更大容量,但同时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传统的P-Bank概念逐渐被替代。在RDRAM(Rambus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中,通道(Channel)的概念被引入,它不再局限于内存总线与CPU之间的直接对应。在并发式多通道DDR(双倍数据速率)系统中,如Intel E7500,内存管理更加灵活,不再受限于单一的P-Bank模型,而是通过多个独立的数据通道来实现更高的带宽和性能。 SDRAM的原理和时序设计不仅包括内存芯片的位宽配置,还包括如何通过并联技术形成P-Bank以适应CPU的数据需求。随着技术的演进,内存架构也随之发展,反映了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和优化。理解这些细节对于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