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线圈动态模型研究:从vue到SSR的转变

需积分: 24 13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34MB PDF 举报
"这篇硕士论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罗氏线圈动态模型的研究,涉及电容性负载下的电流测量精度及误差影响因素。作者是张德铭,指导教师为鲍海,来自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专业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论文中提到了罗氏线圈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频率特性,尤其是电容性负载的情况,并建立了动态模型的控制框图。通过分析,论文揭示了罗氏线圈测量电流误差的原因,包括温度漂移和一次导体与线圈相对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要使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保持0.2级的长期测量精度非常具有挑战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电力系统中使用罗氏线圈的电流互感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包括:Rogowski线圈、动态模型、误差。" 这篇硕士论文深入研究了罗氏线圈作为电流测量设备的动态特性,特别是在电容性负载环境下的表现。罗氏线圈是一种无铁心的电流传感器,常用于高精度的交流电流测量。论文中提到,当罗氏线圈与电容负载结合时,其等效电路会变得复杂,如图4-1所示,其中Z2(s)表示电容负载的复阻抗。动态模型的建立对于理解和优化罗氏线圈的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揭示测量误差的来源。 通过模型分析,论文指出50Hz工频电流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这可能包括负载类型(例如电容性负载)和系统参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影响,作者推导了动态模型的控制框图,这有助于识别和量化误差源。控制框图是控制系统理论的一部分,它直观地表示了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论文还特别关注了温度漂移问题,这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温度变化,线圈电阻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误差。此外,一次导体与罗氏线圈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动也会显著影响测量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论文强调了这两个因素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长期的0.2级测量精度目标非常困难。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罗氏线圈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电力系统中有效地利用这种电流互感器具有重要意义。这为设计更精确、更稳定的测量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监测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