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严重霾天气研究:2013年1月事件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002KB PDF 举报
"京津冀地区一次严重霾天气及其气象成因研究" 本文详细探讨了2013年1月9日至17日期间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重大霾天气事件,该事件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由刘丽伟、李文才等学者进行,他们运用了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霾天气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邯郸、唐山这六个城市的PM10、SO2和NO2污染物浓度在这次霾天气期间显著升高。PM10的日均浓度波动最大,峰值出现在11日至13日,随后逐渐下降,其中石家庄、保定、邯郸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PM10的最大值分别达到了0.94mg•m-3、0.95mg•m-3和0.82mg•m-3。SO2和NO2的日均浓度虽然相对波动较小,但其浓度值也维持在0.1mg•m-3以上,显示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 影响此次霾天气的关键气象因素包括纬向型的大范围环流形势。这种环流模式下,逆温层强盛,导致大气层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同时,弱下沉运动使近地层大气保持静稳状态,进一步阻碍了污染物的水平扩散。此外,低风速和相对湿度低于90%的条件为霾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 通过后向轨迹分析,研究者揭示了这次霾事件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新疆,气团路径从西北转向西南,携带着南方的湿空气和污染物输送到京津冀地区。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区域间的大气污染传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霾的形成、环流形势、逆温现象、相对湿度以及垂直运动,这些是理解和预测霾天气的关键因素。研究对于提升雾霾天气的预警能力,制定更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未来对类似天气事件的应对策略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