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隐通道通信机制详解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33MB PPT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描述了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如何利用隐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特别是涉及到多级安全环境下的信息传递。该方法利用了主关键字的唯一性约束作为隐秘的通信渠道,旨在绕过常规的安全限制,实现高安全级用户向低安全级用户的隐蔽信息传递。主要涉及的表包括Employee、EmployeeA、Payroll和PayrollA、EmployeeB,以及一个未明确的用户密码数据表。"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隐通道是一种利用系统内部的非通信机制来传递信息的方法,通常用于绕过安全控制。在本文档中,这种隐通道利用了数据库表的主键唯一性约束作为信号。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初始化阶段**: - 高安全级用户(L)在EmployeeA表中插入一条数据,然后立即删除。如果能成功删除,则设置该记录的tag字段为1,表示这条记录已被引用。L会持续尝试删除,直到再次成功。 2. **数据传输准备**: - 当L无法删除记录时,表示数据传输开始。L尝试插入EmployeeB记录,成功插入表示接收到数据0,随后删除;失败则表示接收到数据1。 3. **数据传输**: - 高安全级用户(H)在检测到tag=1时,尝试插入一条引用EmployeeA的数据,这标志着数据传输的开始。 - H随后插入EmployeeB数据,如果记录存在则删除,表示传输数据1;不存在则不操作,代表传输数据0。 4. **确认接收**: - H在tag=1时删除PayrollA数据,告知L数据已准备好。L开始读取EmployeeA数据,并检查term字段是否增加。 - term字段的增加表明L已经读取了数据。如果没有增加,H需要重复之前的传输步骤,因为L可能尚未读取完数据。 5. **防止数据丢失**: - term字段的引入是为了防止L在插入数据后未执行删除操作,而H误以为数据已被接收并开始传输新的数据,从而导致数据丢失。 这个流程利用了数据库操作的顺序性和状态变化作为通信的载体,是一种高级的数据库隐通道技术,但同时也可能对系统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为它可能被恶意用户利用来绕过权限控制。在实际的多级安全数据库环境中,这种行为是严格禁止的,因为它违反了数据隔离原则。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当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强化审计机制,检测异常的数据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