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反应能量分析:非线性影响与负刚度效应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402KB PDF 举报
"结构能量分析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理论研究 (2005年) - 熊仲明,史庆轩,王希土良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第37卷第2期 - 2005年6月" 本文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地震工程中的结构能量分析方法,尤其是针对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理论研究。作者团队包括熊仲明、史庆轩和王希土良,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文章首先引入了能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地震工程中用于评估抗震结构的性能。他们特别关注地震动的三要素——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以及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如频率、阻尼比等,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到抗震结构的总输入能量。地震动三要素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量输入,而结构的动力特性则决定了这些能量如何在结构内部分布和消耗。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讨论了负刚度在结构非线性行为中的作用。负刚度通常出现在某些耗能装置中,如摩擦摆或黏滞阻尼器,它们在地震过程中可以提供额外的能量耗散。论文指出,考虑或不考虑负刚度退化对三线型恢复力模型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计算结构的破坏指数D时。破坏指数D是衡量结构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忽视负刚度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在强震下的破坏程度,从而忽视潜在的倒塌风险。 此外,文章还通过能量抗震设计准则,对结构在极端地震事件下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这一准则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旨在确保结构在大震下能够耗散足够的能量,以防止灾难性的失效。计算结果显示,负刚度的存在对结构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地震工程中能量分析的应用,强调了考虑结构非线性行为(特别是负刚度效应)对于准确评估地震响应和结构安全的重要性。其研究结果对于地震工程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并对未来的抗震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