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网络中的隐节点外移与重合现象分析

需积分: 32 79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219KB PDF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讨论的是隐节点外移现象以及隐节点重合现象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中的应用。RBF神经网络是一种三层前馈网络,它区别于多层感知器(如BP网络)之处在于隐节点的基函数使用距离函数(如欧氏距离)而非线性函数,并采用径向基函数(如高斯函数)作为激活函数,这种函数具有径向对称性和局部特性。 首先,隐节点外移现象发生在当RBF网络使用三个隐节点进行学习时,初始情况下,隐节点的数据中心位置和宽度被赋予特定值。通过学习过程(例如,学习率0.002),部分隐节点会移动到与样本输入相关的正确位置,但第三个隐节点可能超出样本区域,导致其远离输入数据,这就是所谓的隐节点外移。这种现象反映了网络对优化目标的适应性问题,可能需要调整学习参数或者网络结构。 其次,隐节点重合是指在另一种情况下,网络中的两个隐节点的数据中心趋向于相同位置,宽度也趋于相等。例如,当三个隐节点的数据中心初始值不同,通过学习(学习率0.001),它们的激活函数中心逐渐靠拢,表现出网络的简化和结构优化。这种情况表明,网络可能找到了一种更紧凑的方式来表达输入数据,而不仅仅是单个隐节点独立工作。 在RBF网络的结构中,每个隐节点都有一个数据中心,其激活函数的输出取决于输入数据与该中心点的距离。这种设计使得网络能够捕捉数据的局部特征,且激活函数的不同形式(如Gaussian函数或Reflectedsigmoid函数)影响着网络的非线性表达能力。章节内容涵盖了RBF网络的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算法(如基于聚类、梯度学习和正交最小二乘学习)以及如何处理非线性函数逼近问题,强调了RBF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适应性。 这部分内容深入解析了RBF神经网络中的关键概念,包括隐节点移动、中心节点选择及其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展示了RBF网络如何通过隐节点的配置和学习来适应不同的输入数据和任务需求。这对于理解和使用RBF网络进行函数逼近和分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