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终端接口协议详解:硬件连接与数据传输规范

需积分: 0 112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9 收藏 405KB PDF 举报
北斗三号协议(精简版)是一份详细规定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终端与外部设备间数据交换的规范文档。这份协议旨在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兼容性,适用于北斗三号系统的应用与研发工作。 1. **范围**: 该协议定义了终端与外设之间数据交换的传输格式,明确了适用的场景,即北斗三号终端与外设之间的通信需求,适用于所有依赖北斗三号信号的应用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协议引用了多个标准,如GB2312-80汉字编码标准、GB/T6107-2000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标准以及GB/T11014-1989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气特性,确保数据传输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3. **接口要求**: - **硬件**:终端支持通过一根连接线缆与多个接收器相连,连接器的选择需要考虑通用性,同时提供屏蔽和接地保护措施。 - **互连线**:采用屏蔽双绞线并附加接地保护线,可通过单线或双层屏蔽电缆实现。 - **发送器和接收器**:设备的电信号传输必须符合GB/T6107-2000的串行二进制数据传输标准和GB/T11014-1989的电气特性要求。 4. **数据传输**: - **串口规范**:数据采用异步串行传输,以起始位开始,遵循最低有效位优先原则。具体参数包括数据速率、位宽等技术参数。 - **通信命令**: - **RDSS语句**:包括定位申请(EPQ)、定位信息(EPI)、反馈信息(FKI)、查询用户卡信息(ICR)、输出用户卡信息(ICP)、通讯申请(TCQ)、通讯信息(TCI)和功率查询(PWI)等,这些都是终端与外设之间交互的基本命令,用于请求定位服务、获取信息、控制通讯等功能。 北斗三号协议精简版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端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硬件连接、信号传输、接口规范以及关键的通信命令格式,对于确保北斗三号终端与其他设备无缝对接和高效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行设计和实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