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处理机与高级体系结构:概念与优化

需积分: 50 38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857KB PDF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向量处理机的详细阐述,主要涵盖了向量处理机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向量处理机的名词解释和相关计算公式。此外,资料还提到了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服务器的关键特征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冯诺依曼结构等。" 正文: 向量处理机是一种优化了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计算机架构,尤其适合于执行科学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任务。在向量处理机中,数据被组织成向量,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元素,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1. **通过时间**(Throughput Time): 这个术语指的是第一个任务从进入流水线到产出结果所需的时间。它是衡量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反映了处理器从接收指令到完成指令处理的速度。 2. **排空时间**(Drain Time): 最后一个任务在流水线中的处理时间,从输入到产出结果。排空时间对于理解整个流水线清空所有积压任务所需的总时间至关重要。 3. **钟鸣 (Chime)**: 这是对编队执行时间的一种估计,用于预测多条指令在流水线中执行的预期时间。 4. **流水线的链接 (Pipeline Chaining)**: 这种技术是将多个功能部件按照指令要求串联起来,形成长流水线,目的是减少每个功能部件的加载/建立时间和排空时间,从而提升整体执行效率。在向量流水线中,如果存在数据依赖(例如写后读),那么会直接将生成数据的指令部件的结果送入使用数据的部件作为输入。 5. **分段开采**:这是处理长向量的一种策略,当向量长度超过向量寄存器的容量时,将长向量分割成固定长度的段,并循环处理这些段。分段开采的时间计算公式为:Tall = ⌈ n/MUL⌉ × (Tstart + Tloop) + mn,其中MUL表示向量寄存器长度,m表示编队数,n表示向量长度,Tstart等于通过时间减去1,Tloop表示编队执行的额外开销。 除了向量处理机的专业知识,资料还涵盖了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 1. **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设计的创新,强调体系结构的改进和高效技术的应用。 2. **价格-性能比**是桌面市场优化的主要目标,平衡成本与性能的提供。 3. **功耗**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受到时钟频率、效率、磁盘驱动速度、磁盘驱动利用率和DRAM的影响。 4. **服务器的关键特征**包括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吞吐能力,这些特征决定了服务器在高负载环境下的表现。 5. **响应时间**和**执行时间**分别表示事件启动到完成的时间,而**吞吐量**则关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6. **计算机体系结构**,从传统机器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包括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功能特性,如冯诺依曼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采用存储程序原理,通过地址线性编址,由指令流产生控制流,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数据以二进制表示,采用二进制运算,并由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控制器组成。 7. **局部性原理**是程序执行的特征,表明程序倾向于重复使用最近的数据和指令,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意味着接下来使用的可能是当前正在使用的信息,而空间局部性表示程序访问的存储器地址通常是连续的。 以上内容揭示了向量处理机的运作原理及其在提升计算性能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概述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概念,这些都是理解和设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void CIEC104SubLinkLayer::run_rx( PROTO_PARA_RX* rx ) { // 取数据到本地缓冲区 int iTmp; iTmp = this->m_env->m_RxBuf.GetReadableLen(); if( iTmp>0 ) { // 查找报文头 uint8 buf[MaxLen_Buf]; int len = MaxLen_Buf>iTmp?iTmp:MaxLen_Buf; int move; this->m_env->m_RxBuf.Read( buf,len, DONT_MOVEFWD ); for( move=0;move<len;move++ ) if( buf[move] == 0x68 ) break; if( move>=len ) // 没有找到报文头 { this->m_env->m_RxBuf.MoveReadP(move); return; } // 解析数据 CFrameLink frame; uint8 flag; if ((m_Flag & IEC104_FLAG_STARTDT) || m_dataTransflag) { flag = 1; } else flag = 0; KFprintf("%s-%d flag=%d\n",__FILE__,__LINE__,flag); frame.setstartDTFlag(flag); iTmp = frame.decode( buf+move,len-move ); m_StoppedRecIflagLink = frame.getStoppedRecIflag(); ////2018.5.28 zbc 开普测试 stopped状态下收到I帧要断连接 if(m_StoppedRecIflagLink != 0) if( iTmp < 0 )//错误 { // 检测是否无效帧 //if( this->m_env->m_RxBuf.GetReadableLen()>=MaxLen_Buf ) this->m_env->m_RxBuf.MoveReadP(move + ABS(iTmp)); //移动MOVE + ABS(iTmp) return; } else if( iTmp == 0 )//没有收够一个帧,不移动指针 { return; } m_env->AddRxFrames( 1,iTmp ); m_env->m_iRxRetFlag = 1; protocolCall.PutProtocolRxGram( rx->channo,buf+move,iTmp ); // 移动读指针 move +=iTmp; this->m_env->m_RxBuf.MoveReadP(move); GetUpTime(&m_lastRecvDataTime); //m_ifTestingLink = false; static int32 scount =0; // 处理.根据帧类型处理 uint8 frameType = frame.getFrameType(); if( frameType==FrameLink_Type_U ) { //通道测试确认帧 if( frame.getTestFrConf()==1 ) { m_Flag &= ~IEC104_FLAG_UT1; GetUpTime( &m_TimeOut_NoGram ); return; } //通道测试帧 if( frame.getTestFrAvai()!=0 ) { frame.setTestFrAvai( 0x00 ); frame.setTestFrConf( 0x01 ); KFprintf("%s:%d 104 m_iDataMgrNo=%d\n",__FILE__,__LINE__,m_env->m_iDataMgrNo); }

2023-06-0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