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链接文件中的运行域与加载域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0 收藏 39KB DOC 举报
"链接文件中的运行域与加载域主要探讨的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程序在内存中的存储布局和执行过程。.lds文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定义了程序各部分如何被组织和定位。"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特别是涉及到Bootloader的场景,理解链接文件中的运行域与加载域是非常重要的。运行域(Runtime Address)是指程序在执行时的实际地址,而加载域(Load Address)则指的是程序在加载到内存时的初始地址。两者可能不一致,尤其是在处理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如NAND Flash的系统中。 .LDS(Linker Description Script)文件是一种用于定制链接器行为的配置文件,它允许开发者精细控制程序的内存布局。文件中的`SECTIONS`关键字用于定义内存区域的划分和分配。例如,`secname`定义了段的名称,`contents`指定了段包含的代码或数据,`start`是段的运行地址,而`AT(ldadr)`则指定了段的加载地址。 在示例的`.lds`文件中,`first`和`second`两个段展示了加载域和运行域的区别。`first`段的运行和加载地址相同,而`second`段则有独立的加载地址(0x1000)和运行地址(0x30000000)。这种情况下,程序加载到内存后,需要从加载地址将`second`段的数据复制到运行地址,这通常由Bootloader完成,比如在嵌入式ARM系统中,可能涉及到从NAND Flash读取数据并转移到RAM的过程。 编写好.LDS文件后,通过`arm-linux-ld`命令的`-T`选项指定链接脚本,例如`arm-linux-ld -Tnand.lds x.oy.o -oxy.o`。同时,`-Ttext`参数可以直接设定程序的初始运行地址。 由于存在这两种地址,程序中的跳转指令(如分支、调用等)需要考虑到目标地址是运行地址还是加载地址。这在处理重定位和异常处理等高级话题时尤为重要。理解这些概念对于优化内存使用、提高系统性能以及解决启动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深入学习和掌握链接文件中的运行域与加载域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