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规则改写与语义处理:编译原理第五章详解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4.53MB PPT 举报
在编译原理的第五章中,主要讨论了两个核心概念:文法规则的改写和变量说明文法的语义子程序。首先,文法规则的改写是为了提高编译效率。原始的文法可能在处理标识符及其类型时,一次性收集后再进行登记,这种方式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开销。通过改写,如将文法定义为 D∷=D,i | integer i | real i,当读入一个标识符i时,可以即时将其类型记录在符号表中,无需批量处理。这样,系统能够实时跟踪标识符的类型,减少了处理复杂性。 其次,变量说明文法的语义子程序涉及到语义处理部分。对于非终结符D,如说明语句中的类型信息,通过定义一个语义变量D·ATT来存储类型信息。FILL过程FILL(P,A)是关键组件,它负责根据代码A(标识符的类型标志,如int或real)更新符号表中相应标识符的“类型”子栏。ENTRY在这里代表的是入口点,即开始执行语义动作的起始点,与之前的表示一致。 本章进一步探讨了语法制导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的翻译方法从最简单的语法结构(如简单算术表达式和赋值语句)开始,逐步处理复杂部分,如布尔表达式、控制语句以及数组和过程的声明。而自顶向下的方法,如递归下降解析,是从整个程序结构出发,逐层分解,直至达到基本的语法单元。 此外,属性文法与属性翻译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编译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属性文法,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附加额外的信息,如类型信息、符号表引用等,这些信息在后续优化和代码生成阶段非常有用。属性翻译则是利用这些附加属性来指导编译过程,使得编译更为精确和高效。 第五章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文法规则的改写和语义子程序设计,以及不同类型的语法制导翻译方法,来实现有效的编译过程,生成中间代码,从而为后续的编译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打下坚实基础。这门课程强调实践性,教材《编译技术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对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