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协议详解:连接状态数据库与路由更新

需积分: 50 3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649KB PDF 举报
"OSPF版本2的RFC2328文档详解"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连接状态路由协议,广泛应用于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 AS)内部的路由选择。根据RFC2328,OSPF设计的目标是维持AS的拓扑结构数据库,并据此构建最短路径树以计算路由表。它能在拓扑变化时迅速重新计算路径,支持等价多路径,并通过区域(area)划分来减少路由信息交换的流量,同时确保所有通信的安全性。 在OSPF中,每台路由器都会生成连接状态宣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s, LSA),这些LSA构成了连接状态数据库。LSA分为五种类型: 1. Router-LSA:描述区域内路由器自身的接口信息。 2. Network-LSA:描述区域内网络的连接情况。 3. Summary-LSA:提供区域内路由器到其他区域的路由汇总信息。 4. AS-external-LSA:引入外部路由信息到AS内部。 每个LSA由一个20字节的标准头部开始,包括连接状态类型/LS类型、连接状态标识/LS标识以及宣告路由器的域,它们共同唯一标识LSA。LSA的版本更新通过LS序列号、LS校验和和LS时限进行判断。在洪泛过程中,LSA的时限(Lifetime)会随跳数增加,但不超过最大时限(MaxAge)。达到MaxAge的LSA不再用于路由计算,但会重播一次,之后若仍不更新则从数据库中删除。 OSPF使用LSA老化机制来维护数据库同步。当收到具有相同LS序号和LS校验和的多个LSA实例时,通过比较LS时限来确定哪个是最新的。如果时限相等,或者差异小于MaxAgeDiff,则时限较小的LSA被认为更新。这个机制确保旧的LSA能快速从网络中移除。 在区域划分方面,OSPF定义了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作为所有其他区域的连接基础。区域间路由通过骨干区域进行,而路由器可以被配置为区域内路由器或区域边界路由器,分别负责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路由。此外,OSPF支持子网化和存根区域,存根区域不接受除骨干区域外的外部路由信息,简化了区域内的路由配置。 总结来说,OSPF通过LSA和区域的概念,实现了高效、安全的路由选择,同时通过细致的机制保证了路由信息的同步和更新。RFC2328详细阐述了这些原理和操作,是理解和实现OSPF协议的关键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