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无需真伪根判断

0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1 收藏 737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聚焦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在涉及带串补装置的线路中进行故障测距的问题。串补装置如固定补偿(FSC)和晶闸管可控补偿(TCSC),通过串联电容器和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即串补电容改变了线路特性,使得传统的测距方法不再适用。 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在于针对串补电容两侧分别构建故障模型,通过识别两侧模型的参数,计算模型之间的误差来确定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电容的位置。这种方法避免了单端测距方法对通信技术和过渡电阻的依赖,以及双端测距中常见的真伪根判别问题,简化了计算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区分串补电容前后的故障情况,通过数据窗1(故障发生后5ms内, MOV未导通)识别模型参数,然后在数据窗2(故障后5~7.5ms)阶段利用这些参数来评估模型误差,以此决定故障点的位置是在串补电容之前还是之后。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快速且准确地定位故障,提高电力系统故障响应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所提出的算法经EMTP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不受MOV、系统阻抗、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测距误差控制在0.6%以内,显示了其稳健性和准确性。因此,这项工作对于提升带串补线路的故障诊断和保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