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GIS融合评价模型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267KB PDF 举报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底板突水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针对小浪底水库蓄水后新安矿底板充水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深入研究了矿井二1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对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以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建立了一个用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估的模型。 首先,多源信息融合是一种集成来自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并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在新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这可能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岩土体渗透性、地表水文条件等多方面数据。通过融合这些信息,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底板突水的风险。 其次,GIS技术在本研究中的作用在于提供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它能够将复杂的地质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研究人员直观理解底板突水的潜在区域。GIS不仅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还可以进行空间统计和模式识别,从而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接着,研究者根据新安矿的实际地质条件,确定了突水危险性的分区阈值。这通常涉及到对各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和分配,以区分不同的危险等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矿区分成高、中、低三个突水危险性分区,以便针对性地制定防排水策略。 最后,文章指出划分出的三个突水危险性分区对于底板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高风险区,可能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煤柱、建设防水帷幕或实施注浆加固;中风险区则需要定期监测和预警,预防性地进行疏水工程;而低风险区虽然相对安全,但仍需保持警惕,以防条件变化导致风险升级。 该研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与GIS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新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的预测精度,为矿井的安全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方法论不仅适用于新安矿,也可推广到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矿,对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广泛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