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241KB PDF 举报
"郑伟和文广超在《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第2期中发表的文章‘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探讨了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一个基于GIS和多源信息复合的危险性评价模型。他们在研究中确定了水压、地质构造、隔水层厚度和采动矿压等关键因素,并利用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的数据进行实际评价,得出了有效的突水危险性评估结果。" 该文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煤层底板突水影响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压(地下水压力)、地质构造(如断层、裂隙的分布)、隔水层厚度(决定水分隔离效果)以及采动矿压(开采活动导致的地压变化)。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2. **GIS空间分析工具**: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作为一种强大的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被用于整合和分析地质、水文等多源信息,帮助构建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GIS可以提供空间分布特征,帮助识别高风险区域。 3. **多源信息复合方法**:在模型构建中,采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这意味着结合了不同来源、类型的数据,如地质测绘数据、水文监测数据、遥感图像等,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的模型是一种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赋权、评分等步骤,将各个影响因素纳入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这个模型能够帮助预测和评估矿井的突水风险,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 **突水模型与突水指数**:文章可能提到了一种计算突水危险性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模型得出的突水指数。这种指数可以作为衡量底板突水风险高低的一个指标,数值越高,代表突水风险越大。 6. **实证研究**:作者运用张村煤矿二1煤层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显示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特定矿区的突水问题,也为其他类似情况的煤矿提供了参考。 这篇文章对矿井安全管理和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评估和控制煤层底板突水风险的科学手段,有助于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