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与代理模式:接口转换与复用扩展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1.06MB PPTX 举报
适配器和代理模式详解是一份关于软件设计模式的分享,主要针对Java编程中的两种常见模式——适配器模式和代理模式。这份PPT由蒋攀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旨在帮助团队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从而解决因接口不兼容导致的类间协作问题。它主要包含以下角色: 1. **目标接口(Target)**:这是客户期望使用的接口,它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类,甚至是一个接口,是适配器要转换的目标。 2. **需要适配的类(Adaptee)**:这是原始接口的实现,可能由于接口设计不一致无法直接满足目标接口的需求。 3. **适配器(Adapter)**:作为中介,适配器封装了Adaptee,并提供了符合目标接口的方法,隐藏了Adaptee的具体实现。 模式分类包括: - **对象适配器**:通过继承Adaptee并提供新接口实现,通常在Java中使用`java.lang.reflect.Proxy`或CGLIB库。 - **类适配器**:适配器类继承Adaptee,静态地绑定关系,限制了与Adaptee子类的交互。 - **UML类图展示**:展示了这两种适配器在设计模式中的结构关系。 适用场景广泛,例如: - 需要现有类功能但接口不匹配时。 - 建立可重用的类与不相关类集成。 - 类具有相似功能但接口不同。 - 保持旧代码稳定,引入新接口。 - 处理第三方组件接口与系统接口差异。 优点: - 提高代码复用性:通过适配器,可使用已有的类,无需重写或重构。 - 支持扩展性:适配器模式允许灵活地添加新功能。 缺点: - 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系统复杂性增加,降低可维护性。 - 类适配器限制了与Adaptee子类的交互,可能影响灵活性。 在选择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时,应考虑静态(类适配器)与动态(对象适配器)绑定的权衡,以及是否需要支持Adaptee的未来扩展。适配器模式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在应用时需要谨慎评估其对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