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详解与法规要求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315KB PPT 举报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保障信息化进程的安全,维护国家利益。该制度依据1999年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将信息系统的安全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 用户自主保护级(第一级)适用于一般的信息和信息系统,这类系统的破坏可能对公民、法人造成影响,但不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 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二级)针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的部分信息系统,一旦受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 安全标记保护级(第三级)适用于涉及核心利益的信息系统,破坏后果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 结构化保护级(第四级)针对重要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受到破坏将导致严重损害。 - 访问验证保护级(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涵盖涉及国家安全核心子系统,其破坏将带来特别严重的影响。 在实施等级保护测评时,根据"66号文"的要求,运营和使用单位需负责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信息安全规划、建设、定期评估,并接受国家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督。关键的标准包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以及《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它们为系统定级提供了指导和操作框架。 进行售前培训时,主讲人樊山会深入讲解这些概念、政策法规以及实际操作流程,帮助参与者理解和掌握如何确保其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通过这样的培训,企业和组织能够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有效防范风险,保障业务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