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基础:Java类与对象解析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1 收藏 218KB DOC 举报
"Java入门学习笔记" 这篇学习笔记主要介绍了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基础,适合初学者阅读。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对面向过程编程的补充和提升,它以对象为中心,强调数据和行为的封装。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是核心概念。对象是由属性(或称为数据成员)和方法(或称为成员函数)组成的。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状态,方法定义了对象的行为。万物皆对象,意味着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抽象成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属性和操作。 面向对象编程的主要优点包括: 1. 符合人类自然思维习惯,便于理解和维护。 2. 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被封装在对象中,提高了代码的隐藏性和安全性。 3. 通过类的抽象,实现了代码的复用,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维护性。 类是对象的模板,它定义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在Java中,定义类的格式如下: ```java public class ClassName { // 实例变量 // 方法 } ``` 实例变量是属于类的变量,可以在类的任何方法之外定义。而局部变量只在方法内部有效,必须先赋值后使用。实例变量在创建对象时会被初始化,通常赋默认值,如`null`,而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必须先初始化才能使用。 在类中,方法的定义通常包含返回类型、方法名和参数列表,例如: ```java public int/void methodName(参数列表) throws Exception { // 方法体 } ``` 这里,`public`是访问修饰符,表示该方法可以被其他类访问;`int/void`是返回类型,如果方法不返回值,则使用`void`;`methodName`是方法名,应遵循驼峰命名规则;`参数列表`是方法接受的输入;`throws Exception`用于声明可能抛出的异常。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方法调用来实现的。高内聚是指一个对象尽量只处理与自身相关的任务,降低对外部的依赖;低耦合则意味着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小,这有利于系统组件的独立性和可维护性。在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复用已有的对象和类,如果不能复用,则需创建新的对象来完成特定任务。 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使得程序员能够构建复杂、模块化的应用程序。通过理解对象、类、属性和方法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