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系统分析:构建功能模型与数据流图

需积分: 10 20 下载量 1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339KB PPT 举报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过程中,遵循一系列步骤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以下是对这些步骤的详细解释: 第一步:获取需求(场景分析技术) 在这个阶段,通过设想实际操作场景来理解用户的需求。例如,场景一描述了学生登录系统、选课的过程,而场景二描述了学生查询成绩的流程。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初步需求,包括信息验证、选课记录和成绩查询。 第二步:建立功能模型(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表示系统内数据处理流程的一种方法。在这个阶段,首先要确定数据的源点和终点,如教务管理员和学生。接着,确定处理过程,如验证学生的登录信息、记录选课和课程情况以及查询成绩。数据流包括学生学号信息、密码信息、课程选择申请和成绩查询申请。数据存储则涉及学生情况、可选课程和学生成绩的信息。 - 顶层数据流图展示了教务管理员和学生与系统的交互,显示了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概览。 - 第1层数据流图进一步细化了这些交互,特别是成绩查询处理。 - 随后的数据流图细化工作会更深入地描述每个处理过程。 第三步:建立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所有数据元素的详细定义。例如,"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和密码,其中学号由特定格式组成,密码为六位数字。同样,"课程信息"也包含相关的课程描述。 第四步:描述处理逻辑 这一步涉及定义每个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比如如何验证信息,如何记录和查询选课及成绩。 第五步:建立数据模型(E-R图) E-R图(实体-关系图)用于表示实体(如学生、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它有助于构建数据库的结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六步:建立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 状态转换图描绘了系统中对象或实体的状态变化,如学生的登录状态、选课状态等,以及触发这些状态变化的事件。 第七步: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最后,将上述所有分析和设计成果整理成一份详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它是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实现的依据,明确描述了系统的所有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整个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过程是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旨在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教务管理的需求,包括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和成绩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可以创建一个高效、用户友好的教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