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ARM体系结构深度解析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9 | PDF格式 | 1.24MB |
更新于2024-12-01
| 152 浏览量 | 举报
"清华大学ARM体系结构详解,涵盖了ARM体系结构概览、编程模型以及异常处理。此内容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讲座资料,由魏洪兴教授讲解,主要探讨了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市场趋势、评价指标以及ARM系列在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详细阐述清华大学ARM体系结构详解中的关键知识点:
1. **嵌入式微处理器概述**
-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心脏,负责执行系统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 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众多供应商和指令体系结构。
- 在过去的市场中, Motorola的68000系列是成功的代表,但现在ARM系列逐渐成为焦点。
2. **ARM体系结构概览**
-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种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以其高效能和低功耗著称。
- ARM公司通过授权其IP给半导体制造商,使得多种不同形态的ARM芯片得以问世,如MIPS和SuperH系列。
3. **ARM编程模型**
- ARM编程模型涉及如何编写和执行针对ARM架构的软件。
- ARM处理器支持两种指令集:32位的ARM指令集和16位的Thumb指令集,后者用于提高代码密度。
- Thumb指令集可以被片内的逻辑译码器实时解码为等效的32位ARM指令。
4. **ARM异常处理**
- 异常处理在嵌入式系统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处理程序错误、中断和其他异常情况。
- ARM架构提供了丰富的异常模式,包括数据访问异常、预取指令异常等,使得系统能够对各种状况做出响应。
5. **嵌入式处理器评价指标**
- 功耗是衡量嵌入式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标准,通常用MIPS/W表示。
- 代码存储密度影响程序大小,RISC架构通常需要更少的指令,但可能会导致代码长度增加,如MIPS16和ARM的Thumb指令集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知识点,读者不仅可以理解ARM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还能了解到嵌入式处理器市场的发展和评价标准。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