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泡沫研究进展与界定探讨

2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281KB PDF 举报
我国房地产泡沫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周好娟、牟守国和王莹三位学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针对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房地产业对GDP贡献比例超过10%,房价的高涨引发了泡沫风险。学术界对于房地产泡沫的理解并未达成共识,但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牛瑞斌和贺兵(2002年)将房地产泡沫定义为土地和房屋价格远超其实用价值的虚假繁荣,尽管账面价值增长快速,但难以实现长期稳定。 2.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刘琳、郑思齐和黄英(2003年)认为,房地产泡沫源于投机资本推动,表现为价格急剧上涨,超出实体价值,即生产、流通等实际价值。 3. 李俊(2003年)将房地产泡沫本质视为价格泡沫,指的是价格短期内无法支撑的上涨,最终会导致价格崩盘。 4. 李涛和伍建平(2004年)强调房地产泡沫是过度投机导致的价格飙升,脱离了实际使用者的需求和支撑。 这些定义和理解表明,房地产泡沫不仅涉及市场价格现象,还与投资行为、供求关系以及经济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存在多种解释,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准确判断。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来说,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定义及其动态演变至关重要,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风险,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后续的研究可能进一步细化泡沫的识别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应对策略,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