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中生代构造层重新厘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分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5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1.73MB PDF 举报
"济阳坳陷东部中生代构造层的重新厘定" 在济阳坳陷的地质研究中,中生代的构造层划分一直存在争议。这个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是一个由古生代基底发展而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如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济阳坳陷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层序。尽管先前的研究对太古界和新生界的构造层划分有共识,但对于中生界的构造层划分却存在分歧,有的将中生界视为单一构造层,有的则将其侏罗系地层细分为不同构造层。 该研究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野外地质考察、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声波时差与埋深关系的分析以及构造演化恢复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利用最新的K-Ar同位素测年数据,揭示了中生代地层中的沉积间断,这为区分不同的构造层提供了关键证据。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侏罗系坊子组与下伏的三叠系刘家沟组之间存在平行不整合接触,表明这两个地层之间的沉积间隔。同时,通过构造恢复和动力学机制分析,研究者认为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济阳坳陷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这进一步支持了将侏罗系和白垩系作为性质不同的构造层进行划分的理论。 因此,本研究将研究区的地层划分为基底层、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构造层和上部新生界构造层,这种新的构造层划分方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济阳坳陷的构造演化历史。通过对中生代不同构造层的明确界定,地质学家可以更好地解析该地区的构造变形过程,为油气勘探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更为精确的基础数据。这一创新性的划分方法对于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