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关键指标对比与演进方案探讨

需积分: 48 32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31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讨论了4G和5G关键指标的对比分析以及5G架构对承载网络的影响。随着5G网络的发展,其架构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CU(Central Unit,中央单元)和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式单元)功能的分离,导致了多种组网方式的出现,如D-RAN(分布RAN)、C-RAN(集中RAN)和Cloud-RAN(云化RAN),这直接影响了承载网的设计和性能需求。 在5G的关键指标对比方面,文章指出5G的带宽需求显著增加,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基站,其带宽需求都远高于4G。对于时延,5G对eMBB(增强移动宽带)业务要求空口时延小于4毫秒,端到端时延要求小于10毫秒;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业务则需要更短的空口时延和更低的端到端时延,分别小于1毫秒和2毫秒。此外,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虽然没有明确的时延要求,但需要满足比eMBB更高的可靠性。 控制面时延方面,5G对控制平面的响应时间有严格限制,而用户面S1和X2接口的时延要求也有所降低。在同步精度上,eMBB业务的同步需求与4G类似,但高精度业务的同步要求尚未明确,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时间同步。 文章强调了5G承载网的统一承载需求,因为无线核心网的云化导致流量流向更为复杂,承载网需要能够适应多种流量模式。同时,由于CU和DU分离,产生了前传(Fronthaul)、中传(Midhaul)和回传(Backhaul)三个层次的网络结构,这对承载网的技术选型和网络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IPRAN(IP/MPLS over Radio Access Network)被提及作为4G/5G统一承载的潜在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架构,支持不同类型的5G业务需求。eCPRI(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标准在5G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于高效传输无线链路数据,降低前传带宽需求。 本文深入探讨了5G网络架构的演变,明确了5G承载网的关键需求,并提出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演进策略,为运营商在5G承载网的演进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IPRAN技术和eCPRI的应用,运营商能够更好地应对5G带来的流量增长和网络架构的复杂性,确保提供高效、可靠的5G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