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Z-P矩阵在决策中的应用详解
需积分: 18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2.2MB PPT 举报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决策支持工具,由T.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适用于处理复杂决策问题,通过模拟人类决策过程中对不同因素的判断和权重分配,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客观的量化评估。
Z-P矩阵是AHP的一种具体应用,用于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比较和排序。在给出的例子中,它展示了一个三层结构:目标层(如选择钢笔、旅游地或科研课题)、准则层(如质量、颜色、价格、实用性等具体因素)和方案层(如钢笔选项、旅游地点或科研项目)。Z-P矩阵中,Z代表目标层,P代表准则层,C1、C2和C3代表不同的准则,如钢笔的各属性。
矩阵中的数值表示了每个准则相对于其他准则的重要性程度。例如,矩阵中的{0.251, 0.218, 0.531}表明,在选择钢笔时,C3(实用)比C1(质量)更重要,C2(颜色)次之。P3>P1>P2则反映了不同方案层元素在准则层面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部分展示了准则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比如P1对目标层的排序权值为0.75。
CI(一致性指标)和RI(一致性比率)是用来检验决策者判断的一致性,如果CI小于RI,表示判断是合理的;若CI大于RI,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判断。CR(一致性比率阈值)通常设定为0.1,如果决策者的CI值超过这个阈值,意味着需要提高判断的精确性。
在层次分析法的实践中,首先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然后进行判断矩阵的构造和比较,通过计算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各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方法帮助决策者在众多选项中系统地进行评估和排序,尤其在面临主观性较强的决策问题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无论是选择钢笔、旅游目的地还是科研课题,AHP都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加合理、有依据的选择。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7-20 上传
268 浏览量
387 浏览量
260 浏览量
337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theAIS
- 粉丝: 59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火炬连体网络在MNIST的2D嵌入实现示例
- Angular插件增强Application Insights JavaScript SDK功能
- 实时三维重建:InfiniTAM的ros驱动应用
- Spring与Mybatis整合的配置与实践
- Vozy前端技术测试深入体验与模板参考
- React应用实现语音转文字功能介绍
- PHPMailer-6.6.4: PHP邮件收发类库的详细介绍
- Felineboard:为猫主人设计的交互式仪表板
- PGRFileManager:功能强大的开源Ajax文件管理器
- Pytest-Html定制测试报告与源代码封装教程
- Angular开发与部署指南:从创建到测试
- BASIC-BINARY-IPC系统:进程间通信的非阻塞接口
- LTK3D: Common Lisp中的基础3D图形实现
- Timer-Counter-Lister:官方源代码及更新发布
- Galaxia REST API:面向地球问题的解决方案
- Node.js模块:随机动物实例教程与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