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基因溶瘤腺病毒体内外抑制B16黑色素瘤的疗效研究
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60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携带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在体内外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效果的潜力。由任臻、叶迅等人进行的研究旨在探索HSP基因如何增强溶瘤腺病毒的疗法,特别关注的是Hsp70这一类型的热休克蛋白,因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抗肿瘤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方法首先涉及构建两种不同的溶瘤腺病毒载体:Ad.CMV.Hsp.IRES.E1a和Ad.CMV.IRES.E1a,其中Ad.CMV.Hsp.IRES.E1a包含了Hsp70表达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评估病毒感染后B16细胞中Hsp70的表达水平,这反映了病毒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员利用甲基噻唑蓝(MTS)法来测量病毒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果,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在体内实验部分,研究者建立了B16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接受Ad.CMV.Hsp.IRES.E1a、Ad.CMV.IRES.E1a病毒和溶剂对照组。结果显示,携带HSP基因的病毒Ad.CMV.Hsp.IRES.E1a明显提升了B16细胞内的Hsp70表达,并显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无瘤生存期,相较于仅携带IRES.E1a的病毒组和溶剂组表现更优。
HSP作为分子伴侣和非特异性肿瘤抗原,在肿瘤免疫应答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们通过与抗原递呈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参与抗原递呈过程,激发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从而诱发免疫反应。对于B16黑色素瘤,这种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HSP的结合和表达可能触发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从而对抗肿瘤生长。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携带HSP基因的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不仅能够有效杀伤B16黑色素瘤细胞,而且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这些发现提示了这种病毒在黑色素瘤基因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为未来针对此类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5-08 上传
2021-02-13 上传
2021-05-26 上传
2022-04-09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02762
- 粉丝: 0
- 资源: 925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