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CPLD异步时钟技术解析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907KB PPT 举报
"异步时钟技术在FPGA和CPLD中的应用,以及PLD的编程技术" 异步时钟技术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FPGA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中。传统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通常依赖于单一的全局时钟信号,所有逻辑单元按照这个时钟同步工作。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CPLD开始支持异步时钟,这意味着各个触发器可以独立于主时钟运行,这种特性显著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和系统的时序性能。 在CPLD中,每个触发器可以拥有独立的时钟输入,甚至可以通过数据选择器或专门的时钟网络来选择不同的时钟源。这样的设计允许在不同部分的逻辑中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减少了时钟域之间的同步问题,降低了时钟树的延迟,并且有助于优化功耗。此外,CPLD内部的触发器还支持异步清零和异步置位功能,这些操作可以通过乘积项逻辑来控制,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PLD的编程技术是实现这些先进功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熔丝(Fuse)和反熔丝(Anti-fuse)编程技术: - 熔丝编程技术在未编程时,熔丝处于连通状态,编程时通过熔断不需要连接的熔丝来决定逻辑功能。这种技术在早期的PLD中常见,但一旦编程完成,熔丝无法恢复,因此不适用于需要多次修改的设计。 - 反熔丝编程则相反,初始状态下开关元件是断开的,编程时通过编程电压使需要连接的反熔丝导通。Actel的FPGA器件就采用了这种技术,它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速度快、易加密、抗干扰和耐高温等优点,但只支持一次性编程。 2. 浮栅型电可写紫外线擦除编程技术: - 这种技术利用浮栅管(例如N沟道浮栅管)的特性,通过注入或移除电子来改变其导电状态。编程时,电子被注入浮栅,形成一个电子开关。浮栅型器件可以反复编程,但编程速度较慢,功耗较大,通常用于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3. 浮栅型电可写电擦除编程技术(E2PROM): - E2PROM器件利用隧道效应来控制浮栅中的电子,允许在不使用紫外线的情况下进行电擦除和编程。这种方法提供了更快的编程速度和更高的密度,但仍然需要在每次修改后保持电力供应以保持编程状态。 这些编程技术的选择取决于设计的需求,如灵活性、可编程次数、速度、功耗和成本等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FPGA和CPLD不仅支持异步时钟,还采用了更先进的编程技术,如SRAM基的FPGA,它们在每次上电时都需要重新加载配置,但提供了更高的设计更新速度和更复杂的逻辑功能。异步时钟技术和多样化的PLD编程技术共同推动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创新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