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内存模组结构解析:物理Bank与芯片位宽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8 收藏 1.35MB PDF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DRAM的原理和时序,主要涵盖了内存模组的结构,包括物理Bank和芯片位宽两个核心概念。" 在理解SDRAM的工作原理时,首先要明白物理Bank(Physical Bank)的概念。物理Bank是内存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指的是内存系统为了满足CPU在一个传输周期内数据需求的最小数据单元。这个位宽由CPU的数据总线位宽决定,确保CPU能够一次性接收所需的所有数据。例如,早期的Pentium处理器需要64bit的数据总线,因此需要两条72pin-SIMM内存条来达到这一要求,因为单条SIMM只能提供32bit的位宽。 随着技术的发展,SDRAM引入了内存模组的形式,其中物理Bank的概念被用来组织内存芯片。物理Bank的位宽可以通过多个内存芯片并联工作来实现,比如168pin-SDRAMDIMM模块可以提供必要的64bit位宽,只需一条内存条即可满足。芯片位宽是指每个内存芯片在每个传输周期内能提供的数据量,通常台式机SDRAM芯片的位宽为16bit或8bit。为了构建64bit的P-Bank,可能需要4颗16bit芯片或者8颗8bit芯片并行工作。 另一个关键概念是芯片位宽。内存芯片的位宽决定了单个芯片的数据传输能力,较小的位宽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芯片来组成更大的数据总线宽度。这种设计使得内存模组的容量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同时保持与CPU数据总线的兼容性。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性能需求增加,单个P-Bank已无法满足容量要求,因此出现了支持多个P-Bank的芯片组,允许在不同的P-Bank间切换以访问更多内存。 时序方面,SDRAM的工作依赖于一系列精确的时钟信号,这些信号定义了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时机。包括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延迟、RAS(Row Address Strobe)预充电时间、以及行地址和列地址的访问时间等。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SDRAM的性能指标,如突发长度(BL)、CAS延迟(CL)和时钟周期(tCK)等。 SDRAM的原理和时序涉及到内存模组的结构设计,包括物理Bank的组织方式和芯片位宽的确定,以及与时钟信号协调的读写操作。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深入认识内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系统优化和硬件升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