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时滞系统辨识与控制中的应用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1 收藏 31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时滞系统辨识与控制方法,由王峰撰写,探讨了Smith预估在时滞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模型精度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实数编码和模糊规则动态调整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以优化算法性能,防止早熟收敛。该方法应用于Smith预估器,能够有效补偿系统的纯滞后时间,提升控制效果。关键词包括时滞、系统辨识、遗传算法、Smith预估器和模糊控制。" 在时滞系统控制领域,Smith预估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控制策略,它能够处理具有时滞特性的动态系统。然而,Smith预估器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系统模型的精确性,尤其是对于纯滞后时间的估计。因此,准确识别时滞系统的动态模型参数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论文中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是一种优化方法,它采用了实数编码方式,这意味着每个个体的基因表示为连续的实数值,更利于表示和优化连续的系统参数。在算法运行过程中,通过模糊规则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这是针对遗传算法可能遇到的早熟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早熟是指算法过早地达到局部最优,而无法进一步探索全局最优解。动态调整这些概率可以平衡探索和开发之间的关系,使得算法能够在保持搜索广度的同时,提高收敛速度。 模糊逻辑在这里的作用是提供一种灵活的规则框架,可以根据种群的进化状态和收敛程度来指导算法参数的调整。这使得算法能够自适应地改变其行为,以适应不同阶段的优化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找到时滞系统的最佳动态模型参数。 将识别出的模型应用于Smith预估器后,可以显著改善控制器对纯滞后时间的补偿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控制性能。这种优化的辨识与控制方法对于实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适用于那些时滞效应显著的复杂系统。 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时滞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辨识精度,还增强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这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遗传算法和其他优化技术在时滞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