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ache框架拦截与配置深度解析

1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77KB PDF 举报
"SpringCache框架加载/拦截原理详解" 在深入探讨SpringCache的加载和拦截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pringCache的基本概念。SpringCache是一个基于注解的缓存抽象层,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管理和使用不同的缓存实现,如Redis、EhCache或HashMap。与MyBatis等ORM框架的缓存机制不同,SpringCache更关注于方法级别的缓存,即它主要负责缓存方法的执行结果,而不在意方法内部的具体操作。 SpringCache的拦截原理主要依赖于Spring的AOP(面向切面编程)功能。在Spring中,通过注解驱动的AOP拦截主要是通过`@EnableCaching`注解来启动的。这个注解会启用一个名为`CachingConfigurerSupport`的配置类,该类提供了缓存管理器的配置。在给出的示例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CacheConfigure`类继承自`CachingConfigurerSupport`,并覆盖了`cacheManager`方法以创建一个`SimpleCacheManager`实例。这只是一个基本配置,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需求选择其他的缓存实现,如RedisCacheManager或EhCacheCacheManager。 SpringCache的拦截过程大致如下: 1. **方法调用时**:当一个带有`@Cacheable`、`@CacheEvict`或`@CachePut`注解的方法被调用时,Spring的AOP代理会在方法执行前后进行拦截。 2. **前置拦截**:在方法执行前,Spring检查是否有对应的缓存策略,如果存在,它会尝试从缓存中获取结果。如果找到,那么就直接返回缓存中的值,不再执行方法。 3. **执行方法**:如果缓存中没有找到结果,那么实际的方法会被执行,并将结果存储到缓存中。 4. **后置拦截**:方法执行后,Spring会根据`@Cacheable`、`@CacheEvict`或`@CachePut`的配置决定是否更新缓存。例如,`@CacheEvict`会在方法执行后删除指定的缓存条目,`@CachePut`则会更新缓存,即使方法抛出异常。 SpringCache的加载原理涉及到缓存的创建和初始化。在应用启动时,Spring会扫描带有`@Cacheable`等注解的方法,并根据配置的缓存管理器创建相应的缓存区域。每个缓存区域对应一个独立的缓存存储,可以是内存中的HashMap,也可以是远程的Redis或EhCache实例。 SpringCache的加载/拦截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在方法级别上启用缓存,提高应用性能。通过自定义缓存管理器,开发者还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缓存实现和配置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pringCache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抽象,但实际的缓存行为(如并发控制、过期策略等)是由具体的缓存实现来决定的,因此在选择缓存实现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