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非晶硅薄膜及其晶化特性研究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620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晶硅薄膜的制备过程以及其晶化特性,针对的是2013年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者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首先在玻璃基片和单晶硅片上沉积非晶硅薄膜,然后在其表面施加铝膜,这一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溅射条件,如功率(120W)、气压(1.5~2.5pa)和时间(3.5~4.5h)。结果显示,在这些参数下可以成功制备出非晶硅薄膜。 磁控溅射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溅射粒子能量和角度的方法,这有助于获得均匀且高质量的薄膜。在薄膜制备完成后,研究人员利用台阶仪、拉曼散射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拉曼光谱分析能够揭示薄膜内部的微观结构,而X射线衍射则提供了关于晶体结构的信息。 研究发现,铝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非晶硅的晶化温度,这表明铝作为一种诱导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促使非晶硅转变为晶态。在500~600℃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晶化温度区间,这是优化非晶硅薄膜性能的重要参数。这一发现对于改进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晶化温度的降低意味着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和设备要求可能降低。 非晶硅因其高光吸收系数、高折射率和良好的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尤其在弱光环境下表现出色。然而,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问题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因此,通过铝诱导晶化等方法提高非晶硅的晶体质量,是提高太阳电池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研究热点。微晶硅和多晶硅的发展趋势也指向了非晶硅薄膜的进一步优化,它们被视为未来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介绍了非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特别是通过磁控溅射和铝诱导晶化来改善其性能,这对于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适应性具有实际价值,并预示了科研人员在探索更高效、稳定的硅基薄膜材料上的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