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基础到分组交换

需积分: 40 0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高级计划研究所(ARPA)建立的军事通信网络。这一网络的特点包括适于各种计算机传输、所有节点平等重要、具有路由冗余以及简洁高效的网络结构。网络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这种技术将数据分割成报文,并以包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分组交换网络由节点交换机和链路组成,数据包的首部包含控制信息,如目的和源地址,实现了基于标记的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是理解网络工作原理的关键。网络体系结构通常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该模型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物理层位于最底层,负责原始比特流的传输,关注信号类型、传输速度和双工模式等。数据链路层则确保数据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传输的可靠性,通过帧封装和CRC校验来检测错误。网络层,即第三层,负责数据包在不同网络间的路由选择,如IP协议就在此层工作,实现数据从源到目的地的逻辑传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两种主要的通信方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面向连接的通信,如电路交换,需要先建立连接再进行通信,而无连接的通信,如分组交换,允许数据即时发送,无需预先建立连接。通信子网主要处理网络基础设施,如路由和交换,而资源子网则提供了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途径,如服务器和应用。 在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传输层,它处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会话层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会话建立和终止,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确保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而应用层则是用户直接打交道的部分,提供了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服务等多种应用。 总结起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构建和理解网络如何运作的基础,从物理层的硬件交互到应用层的用户服务,每一层都在确保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习和工作在IT领域,尤其是网络工程和管理方面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