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平台OSD开发:Linux Shell编程实现时间叠加逻辑

需积分: 50 145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4.87MB PDF 举报
"叠加逻辑-Linux Shell编程与海思OSD开发" 在Linux Shell编程中,叠加逻辑常常用于处理各种数据的整合与显示。在这个场景中,特别提到了时间OSD(On-Screen Display)位图数据的生成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将15个特定字符(包括'0'-'9'、'A'-'P'、'M'、':'、'-')的点阵数据转换为short类型的8*16点阵。这一转换是为了解析每个字符的点阵信息,便于后续处理。 接着,获取当前时间戳,并根据时制(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和显示模式来设定时间OSD的显示模板。时间模板通常包含19或22个字符,这取决于是否包含AM/PM标记。然后,利用之前生成的short类型点阵数据,找出对应时间字符在点阵中的位置,将1点变为4点的位图,这意味着单个像素点被扩大为4个像素,这样能提高在屏幕上的可读性。 最后一步是生成这个新的位图,并将其附加到指定的显示通道。这通常涉及到销毁或创建区域,并通过海思的REGION模块进行管理。REGION模块允许开发者在视频流中添加、管理和控制OSD区域,从而实现时间或其他信息的动态显示。 海思OSD开发文档指出,OSD是一种在屏幕上显示特殊信息的技术,常用于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上,比如显示当前的频道、音量或时间等。在海思平台中,开发者可以通过REGION模块创建并管理OSD区域,例如创建区域HI_MPI_RGN_Create,然后通过HI_MPI_RGN_AttachToChn接口将其附加到特定的视频通道,使得OSD信息能够在视频播放时叠加显示。 OSD区域可以分为Overlay、Cover、CoverEx和OverlayEx,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如Overlay和OverlayEx用于位图加载和背景色更新,而Cover和CoverEx则用于填充纯色块。区域属性在创建时就需要设定,包括像素格式、大小和背景色。位图填充操作将位图数据填充到区域内存,以便在屏幕上呈现。 对于Overlay,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叫做OSD反色。当视频背景变化时,OSD可能会变得难以辨认,反色功能可以自动调整OSD的颜色,使其在任何背景下都能保持清晰可见。海思的REGION模块支持多种功能,但具体支持哪些模块,需要参照对应的MPP开发文档进行查询。 在实际操作中,开发者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如初始化区域、填充区域内容、附加到通道并设置显示属性,才能实现OSD的动态显示。Linux Shell编程结合海思OSD技术,能够灵活地在视频流上叠加动态信息,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