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热非线性效应研究

1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3.86MB PDF 举报
"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该技术致力于实现易于集成、高消光比的全光开关。通过使用双微环谐振腔结构,半径为10 μm,研究表明这种设计能显著提升光开关的消光比。在实验中,利用离面耦合和面内单光注入技术,观察到最大陷波深度达到27 dB,并通过调整注入光功率,获得了最大20.2 dB的开关消光比和136.4 pm/mW的热非线性红移变化量。此外,通过面内双光注入技术,测量到开关时间为2.84 μs和3.04 μs。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为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光通信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详细探讨了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的设计与实现,这是一个旨在解决集成光学领域中的关键挑战——实现高效、高消光比的光开关。双微环谐振腔结构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能有效地改善光开关的性能。在理论分析中,证实了这种结构可以提升消光比,这是衡量光开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部分,研究人员采用了离面耦合技术,这是一种便于实现高效耦合的方法,通过面内单光注入,成功地在串联双微环谐振腔的谐振波长处实现了27 dB的陷波深度,这意味着能够有效地分离信号光和背景光。进一步,通过调控注入光的功率,他们观察到了基于热非线性效应的最大消光比为20.2 dB,这表明在开关状态转换时,光强度的衰减非常明显。热非线性效应导致的红移变化量达到136.4 pm/mW,反映了温度变化对光谱位置的影响。 此外,利用面内双光注入技术,研究人员测得了开关操作的快速响应时间,分别是2.84 μs和3.04 μs,这表明该开关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这对于实时光通信至关重要。对比面内单光注入的结果,证明了双光注入技术在控制开关性能方面的潜力。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证实了硅基串联双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设计的有效性,为高集成度光路由器和光调制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工作不仅展示了全光开关在集成光学领域的进步,也为未来更高效、更小型化的光电子设备的研发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