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区块煤层含气性特征与地质控制因素深度剖析

0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72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潘庄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的主煤层含气性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控制因素。通过对太原组15号煤层和山西组3号煤层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太原组15号煤层的含气性优于山西组3号煤层,这主要归因于水力逸散作用对太原组煤层气的保存条件破坏相对较弱。这意味着太原组煤层的封闭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作者从煤阶、显微煤岩组分、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煤阶的提高,含气量、孔隙度和吸附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揭示了第4次煤化作用跃变对煤层气地质条件产生的显著影响。这种变化说明了煤化程度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重要调控作用。 含气饱和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转折点大约在500米深度,这表明埋深对煤层气含量有重要影响,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煤层含气量表现出次级向斜控气的特性,即在地壳构造活动形成的次级向斜带内,煤层气的分布更为集中,可能与地应力作用和岩层的弯曲变形有关。 总结来说,本文通过细致的地质分析,揭示了潘庄区块煤层含气性分布的关键规律和控制因素,对于理解和开发该区域的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煤炭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