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Mirai僵尸网络威胁解析与监测策略

6 下载量 1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518KB PDF 举报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恶意程序如僵尸网络(botnet)正逐步渗透到这个新兴领域,其中Mirai恶意程序尤为引人关注。2017年8月发表在《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的文章《Mirai僵尸网络恶意程序分析和监测数据研究》详细探讨了这一现象。该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文章对Mirai僵尸网络的架构进行了深入剖析。Mirai由受控端和控制端两大部分构成。受控端通常是指感染了恶意软件的物联网设备,如路由器、摄像头等,这些设备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足,容易被黑客利用漏洞入侵并操控。受控端的主要功能是执行命令,接收来自控制端的指令,参与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恶意活动。控制端则是恶意程序的核心,负责管理整个网络,指挥受控端执行任务,通常是通过TR-064协议与设备通信。 作者通过主动和被动手段收集监测数据,这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流量监控、设备异常行为检测以及在线扫描工具如Shodan的利用。Shodan是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专门搜索暴露在互联网上的设备,常用于发现Mirai僵尸网络的存在。通过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Mirai活动的迹象,比如大量设备同时响应同一IP地址或执行异常操作。 在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研究者提出了针对Mirai僵尸网络恶意程序的监测发现和应对策略。他们指出,由于物联网设备的固件更新不及时,导致许多设备仍然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这是Mirai得以扩散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定期更新固件,提高设备抵御恶意攻击的能力。此外,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发现异常行为,可以有效防止大规模DDoS攻击的发生。 同时,针对设备制造商和网络管理员,提出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物联网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的恶意网络威胁,如分享情报、制定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Mirai僵尸网络在物联网中的运作机制,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为防范此类恶意程序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强调了强化物联网设备安全防护和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这类研究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