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与白盒方法的软件可靠性模型:系统调用与多故障模式的影响

0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1.54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考虑系统调用和失效模式的软件可靠性模型"这一主题,发表于2014年的《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第50卷第9期。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可靠性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关键指标,对于确保软件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失效问题不仅影响到软件工程师,还可能对用户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关键业务领域。 传统的软件开发倾向于模块化或组件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软件的整体可靠性仅仅等于各个模块的简单叠加。每个模块的行为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产生复杂的影响,因为系统调用的存在使得模块间的交互成为影响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软件可靠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软件的整体结构,包括其架构、控制流程以及各个模块的具体可靠性。 文章提出了一种模型,该模型采用了黑盒和白盒方法相结合的思路。黑盒方法关注软件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关系,而白盒方法则深入分析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通过将系统调用和多种失效模式纳入模型,研究人员薛利兴、左德承和张展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可靠性评估框架。这个模型能够帮助在软件设计阶段预测和优化系统的可靠性,支持在质量控制决策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 具体来说,模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系统调用分析:识别和理解软件中的系统调用,这有助于理解不同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和交互对整体可靠性的影响。 2. 失效模式识别:识别可能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各种故障类型,如程序错误、硬件故障、网络问题等,并量化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架构建模:构建软件的抽象模型,考虑各个模块的独立性和它们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反映可靠性在全局中的分布。 4. 可靠性计算:利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结合模块的故障率和失效模式,计算软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故障率。 5. 决策支持:根据模型结果,为软件设计、测试和维护提供指导,优化系统设计,降低故障风险。 通过这种方法,软件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软件可靠性,并在设计早期阶段就采取措施提高软件的稳健性,从而提升用户对软件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这种考虑系统调用和失效模式的可靠性模型对于保障关键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