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磁记录原理与存储器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6.41MB PPT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唐朔飞编著。该教材配套有课件,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课件与教材内容紧密同步,通过文字、图表和动画演示,生动展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此外,课件具备灵活的操作性,支持自由选择章节和节目进行播放,方便学习者根据需要进行复习和探索。"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是存储器部分的重要知识点。磁记录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一种常见方法,特别是在硬盘等长期存储设备中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载磁体)的磁化状态来代表数字信息。在写入数据时,通过写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局部改变磁层的磁化方向,形成磁化单元,这些单元对应于二进制的0或1。例如,当磁场使磁层向一个方向磁化时,表示"0";而反向磁化则表示"1"。 磁记录的写入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写线圈:通过电流控制的写线圈产生磁场。 2. 局部磁化单元:在载磁体的磁层上,磁场会改变特定区域(磁化单元)的磁化方向。 3. 磁通:磁通量的变化导致磁化状态的改变,从而记录数据。 4. 铁芯:有时,铁芯会被用来增强写线圈产生的磁场。 在实际的磁记录设备中,如硬盘驱动器,磁头是关键部件,它包含了写线圈和读取感应线圈。在写入数据时,磁头靠近磁盘表面,通过电流变化产生的磁场改变磁介质的磁化状态。而在读取数据时,磁头检测磁化单元的磁场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从而读出数据。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包括高速缓存、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等层次,其中磁记录技术主要用于辅助存储器,如硬盘、磁带等,因为它们能提供大容量、持久性的数据存储。了解磁记录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也是计算机硬件和系统架构学习中的基础内容。 此外,教材中还涵盖了其他重要章节,如计算机系统概论、系统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计算机的运算方法、指令系统、CPU的结构和功能、控制单元的功能以及设计等内容,这些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框架。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的编程、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等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