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的socket多人聊天程序:优化CPU使用率与动态管理

2 下载量 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279KB PDF 举报
"这篇教程是关于使用C语言实现的socket多人聊天程序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解如何优化CPU使用率并实现用户自定义聊天功能。在上一部分中,作者实现了1对1的聊天功能,而现在通过引入链表动态管理,解决了CPU使用率过高的问题。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如何在程序中添加新功能,如用户指定聊天对象以及在聊天过程中切换聊天对象,并在用户下线时通知其他用户。" 在这个多人聊天程序中,作者首先面对的是CPU使用率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程序采用了链表来动态管理连接的客户端,这显著提高了程序的效率,确保CPU使用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避免了性能瓶颈。 在用户交互方面,程序新增了一个 `_Client` 结构体中的 `ChatName` 字段,这个字段用于标识用户希望与哪个聊天对象进行交谈。服务器在转发消息时会根据这个字段来定向消息,实现用户自定义的聊天目标。 为了支持在聊天过程中切换聊天对象,客户端代码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当用户按下ESC键时,程序会提示用户输入新的 `ChatName`,并在发送前加上特定标识符。服务器接收到带有标识符的消息后,会查找在线用户列表中对应的用户,并更新发送者的 `ChatName`,从而实现聊天对象的切换。 对于用户下线的通知,程序依然沿用简单的机制:如果无法向某个用户发送消息,就假设该用户已经下线,并向其他用户广播这一信息。 教程使用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 10下的Visual Studio 2015,程序适用于局域网内的多台计算机,只要它们能够互相ping通,就能运行这个聊天程序。 在服务器端,作者使用了链表头文件,定义了`_Client`结构体,其中包含客户端套接字(`sClient`)以及数据缓冲区(`buf`),这些是处理客户端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基础。 这个C语言版的socket多人聊天程序通过巧妙的数据结构和通信机制,实现了高效的多用户聊天功能,同时提供了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教程中提到的优化和设计思路对于理解网络编程和并发处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