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数据结构:特殊线性表——栈、队列与串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1.62MB DOC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数据结构的C++版电子笔记,主要讲解了特殊线性表中的栈、队列和串的概念与实现。笔记详细介绍了栈的逻辑结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以及顺序存储结构,同时也探讨了两栈共享空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栈是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它被称为“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组织形式。栈的定义是仅允许在表的一端,即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栈的另一端称为栈底,当栈中没有元素时,我们称之为空栈。栈的操作通常包括初始化、销毁、入栈(Push)、出栈(Pop)、查看栈顶元素(GetTop)和判断栈是否为空(Empty)。 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抽象数据类型(ADT)来定义栈,其基本操作包括: - InitStack():用于初始化一个空栈,确保栈不存在时可以安全地创建。 - DestroyStack():销毁已存在的栈,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 Push():在栈顶插入元素,如果操作失败,应抛出异常。 - Pop():删除栈顶元素,成功则返回被删除元素的值,失败同样抛出异常。 - GetTop():读取栈顶元素,栈不空时返回栈顶元素值,栈空时不做任何操作。 - Empty():检查栈是否为空,返回1表示空栈,0表示非空栈。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也叫顺序栈,是通过数组来实现的。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模板类SeqStack,利用C++的模板机制,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数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例如常量StackSize可以设置为10或100。 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需要在一个程序中同时使用两个栈。一种解决方案是为每个栈分配独立的数组空间,但这样会浪费存储空间。另一种更为节省空间的方案是使用一个共享数组,让两个栈分别从数组的两端开始增长,直到它们在中间相遇。这种方法要求预先确定数组的大小,以确保两个栈的容量需求总和不超过这个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栈常用于表达式求解(如括号匹配)、函数调用堆栈、深度优先搜索(DFS)等。掌握栈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对于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栈这一数据结构来优化算法和提高代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