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的C/S与P2P通信方式解析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57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课件,主要介绍了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和对等方式(P2P),并引用了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作为教材,同时提到了其他相关参考书籍。课件内容涵盖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因特网概述及其发展历史。" 详细知识点: 1.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是网络通信中常见的一种架构,其中客户端(Client)发起请求,服务器端(Server)接收请求并提供服务。客户端通常是一些轻量级的应用程序,它们需要服务器的资源或服务,而服务器则是提供这些资源和服务的系统。在这种模型中,服务器通常持续运行,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而客户端则按需启动,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2. **对等方式(P2P 方式)**: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通信模式中,每个参与者既是服务的消费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没有明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之分。每个节点(peer)都能与其他节点直接通信,共同分享资源。P2P网络在文件共享、流媒体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如BitTorrent协议用于大文件的分发。 3.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在21世纪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信息社会的命脉和知识经济的基础。它提供了连通性和资源共享两大功能,使得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变得高效便捷。 4.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演变为商业网络,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了网络的网络,即"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将众多独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5. **因特网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单个网络ARPANET的形成。 - 第二阶段:TCP/IP协议的采用,促进不同网络间的互连。 - 第三阶段:商业化发展,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出现,以及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 6.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链路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而因特网是将许多这样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系统。 7. **结点(Node)与节点**: 在网络中,"结点"(node)指的是网络中的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等,而在数据结构中,"节点"(node)则指树形结构中的元素。 8.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通常涉及带宽、延迟、吞吐量、丢包率等指标,这些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网络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9.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覆盖范围、拥有的资源、管理方式等标准进行分类,如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无线网络等。 10.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通常遵循OSI七层模型或TCP/IP四层模型,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如物理层处理信号传输,应用层则处理用户接口和服务。 以上知识点详细阐述了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