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介绍及主要参考书目

需积分: 49 0 下载量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6.13MB PPT 举报
"学时与参考教材-编译原理课件" 本课程主要涵盖了编译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实践,由闫健恩主讲,重点关注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全面性的理解,引用了"木桶原理"来强调最薄弱环节的重要性,同时提到"蝴蝶效应"和"马太效应"来阐述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分配现象。 课程总学时为44+16学时,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适合对编译原理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推荐的参考教材包括: 1. Alfred Aho等人所著的《编译原理》,由赵建华等人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 Kenneth C. Louden的《编译原理及实践》,冯博琴等人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版。 3. 金成植的《编译程序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 陈火旺等人的《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版。 5. 何炎祥等人的《编译原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6. 蒋立源的《编译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7. 肖军模的《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8. 蒋宗礼等人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课程内容涵盖了编译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策略,以及语言和文法的基础,如文法的分类、推导和归约。此外,还深入探讨了词法分析,包括正规式、DFA的状态转移图。在语法分析部分,讲解了自顶向下(如LL(1)、递归子程序)和自底向上的(如LR)解析技术。语义分析部分涉及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同时介绍了运行环境的构建,如存储分配、过程调用和符号表管理。最后,课程还讨论了代码优化的重要技巧,如基本块优化和循环优化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员将能够掌握编译器的基本构建模块,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过程,并具备设计和实现简单编译器的能力。对于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有助于提升他们在软件开发中的技术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3-07-1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