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降水入渗补给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551KB PDF 举报
"5)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结合MODFLOW地下水模型,研究了印度半岛一个流域的降水入渗补给。这些研究表明,分布式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模拟降水入渗补给过程,考虑了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分布式降水入渗补给模式的构建
分布式降水入渗补给模式(DPIRM)的关键在于考虑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降雨特性等多种因素对降水入渗的影响。DPIRM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首先,需要收集高分辨率的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地形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如降雨量、气温、蒸发量等。这些数据可通过遥感技术、GIS系统和气象站获取。
2.2 模型参数化
根据收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例如,确定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入渗率,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以及植被对水分蒸发的影响系数等。
2.3 入渗过程模拟
采用物理或统计模型模拟降水到地下水的入渗过程。例如,可以通过DHSVM模型模拟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计算实际入渗量。
2.4 分区计算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根据其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入渗补给量。这一步骤确保了模型对空间异质性的考虑。
2.5 结合地下水模型
将DPIRM计算出的分布式入渗补给量作为输入,与地下水数值模型(如MODFLOW)结合,用于模拟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动态响应。
3. 小南海泉域的应用实例
在小南海泉域的研究中,应用DPIRM对02~05年的降水入渗补给进行了计算,并将其结果输入到地下水模型中。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DPIRM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的地下水补给分布,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
4. 结论与展望
分布式降水入渗补给模式对于理解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细化模型,纳入更多环境因素,如地下水位、土地利用变化等,以提高预测精度,并为地下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分布式降水入渗补给模式,地下水补给,小南海泉,DHSVM,MODFLOW,水文循环,遥感技术,GIS,土地覆盖,气候影响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19 浏览量
209 浏览量
117 浏览量
2021-06-12 上传
2021-05-25 上传
2022-04-17 上传
2021-08-22 上传
2025-01-03 上传
weixin_38509082
- 粉丝: 3
- 资源: 963
最新资源
- jhu-front-end:用于提交Coursera课程作业的仓库
- 《用应用程序模拟键盘和鼠标按键》配套VC源代码
- autoimpute:插补方法的Python包
- 绿色培训课程网页模板
- apache-tomcat-9.0.36.tar.gz
- 模仿微信选取图片和裁剪的功能
- midimonitor:Midi Arduino项目
- dsp:具有交互模式的音频处理程序
- bean:Rutgers CS Labs中用于多媒体显示的Raspberry Pi集群
- Forrester CoLab-crx插件
- 创意信息服务网页模板
- 局部特征检测子--ppt
- libbsdl:我的实验库,用于读取BSDL(边界扫描定义库)
- AnimeFox:观看动漫的Android应用程序
- 设计系统:a设计系统的基础
- Android 开发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