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943KB PPT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课件,由谢希仁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客户-服务器模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分类、主要性能指标、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等。" 在计算机网络中,客户和服务器的概念是核心组成部分。客户(client)通常指的是发起请求的一方,它需要从服务器(server)获取服务或数据。服务器则是响应客户请求,提供所需服务的进程。这种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了网络中服务请求与服务提供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其中分组交换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分组交换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早期电路交换网络的效率问题而诞生,它允许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包,在网络中独立传输,提高了通信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分组交换技术促进了因特网的兴起,使得网络从最初的科研领域扩展到商业应用,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是确保其稳定和广泛使用的关键。标准化工作定义了网络通信的各种协议,如TCP/IP协议栈,这使得不同设备和系统能够无缝地互相通信。在因特网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也积极跟进,推动了国内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例如,带宽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而时延则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这些因素在设计和优化网络时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通常采用分层模型来组织,如OSI模型和TCP/IP模型。这些模型定义了不同层次的功能,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服务、协议和服务访问点,以实现网络通信的有序进行。例如,应用层是用户直接打交道的层次,这里的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了如何通过网络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客户-服务器模式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基本的通信模式,而网络的发展、性能指标和体系结构则是支撑这一模式高效运行的基石。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课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概念,为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