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AHP)详解及应用实例

需积分: 33 0 下载量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4MB PPT 举报
"C-P矩阵-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homas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它结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适用于解决多准则、多层次的复杂决策问题。AHP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多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并通过比较矩阵(如C-P矩阵)来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对权重,进而做出合理决策。 C-P矩阵是AHP中用于比较不同元素相对重要性的工具。在这个矩阵中,"C"代表准则(Criteria),"P"代表方案(Alternatives)。矩阵中的每个数值表示一对比较元素之间的相对权重,通常介于0到1之间,其中1表示两个元素同等重要,小于1表示第一个元素较不重要,大于1则表示第一个元素更重要。例如,矩阵中C1对P1的权重是0.75,意味着C1相对于P1的重要性是0.75,而P1的权重是0.25,表示P1对C1的重要性是0.25。 在构建C-P矩阵时,通常会进行两两比较,形成判断矩阵。例如,对于两个准则C1和C2,如果认为C1比C2更重要,那么在C1行对应的C2列中填入一个小于1的数,反之则填入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两者同等重要,填入1。所有比较结果的平均值(CI)和随机一致性指数(RI)用于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I接近于RI,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较好,可以继续进行后续计算。 在AHP过程中,通过一致性比率(CR)来评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计算公式为CR = (CI/RI),当CR小于0.1时,认为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需要调整比较矩阵,直到满足一致性要求。 例如,描述中的两个C-P矩阵分别对应了两个不同的准则层(C1和C2)与方案层(P1,P2,P3)的比较。通过计算每个元素的权重(W),可以得到各个方案相对于准则的重要程度。这些权重可以进一步组合,形成对目标层的总体评估,最终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层次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案例中的购物、旅游目的地选择、职业选择以及科研课题的筛选。它可以帮助决策者清晰地分析问题,明确决策目标,量化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AHP,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化,使得决策过程更加系统化和层次化,更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