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Arm Linux中断Vector向量表的配置

4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9KB DOC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Arm Linux系统中,中断Vector向量表的建立过程。通过对源代码的分析,揭示了Linux内核如何在不同的架构版本上配置中断处理机制,特别是关注Arm v4及更高版本中断地址的动态性。" 在Arm Linux系统中,中断处理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允许系统对硬件事件做出响应。中断向量表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它存储了每个中断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地址。当系统接收到中断时,会跳转到向量表中的相应位置来执行中断服务例程。 1. **中断向量表的初始化**: - 在`start_kernel()`函数的执行过程中,会调用`trap_init()`进行中断处理初始化。 - `trap_init()`位于`arch/arm/kernel/traps.c`,它调用`__trap_init()`函数,此函数负责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基础地址,并根据该地址初始化中断向量表。 2. **获取中断向量表基地址**: - `vectors_base()`函数用于确定中断向量表的基地址。在Arm v4及更高版本的架构中,如果CP15协处理器c1寄存器的V位被设置(bit[13]),则中断向量表地址为0xffff0000,否则为0。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中断向量表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优化内存空间的使用。 3. **V位与中断向量表的关系**: - V位的存在意味着中断向量表可能存在于高端内存,这对于支持MMU(内存管理单元)的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利用虚拟地址映射技术来管理和保护中断处理程序。 4. **中断处理流程**: - 当中断发生时,处理器会根据当前的中断状态和V位来决定跳转到哪个地址。如果V位为1,则处理器会跳转到0xffff0000开始的地址,这里存放了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点。 - 如果V位为0,中断向量表可能位于物理地址0处,这通常是早期的、不支持MMU的 Arm 架构或者在特定的系统配置下。 5. **调试信息**: - 在初始化过程中,如果中断向量表的基地址不为0,系统会打印调试信息,告知开发者中断向量表已经被重定位到哪个地址。 6. **CPU_32域的修改**: - 对于支持32位地址的CPU(如配置了`CONFIG_CPU_32`),`trap_init()`函数中会调用`modify_domain()`函数,将用户域设置为客户端模式,这是为了安全性和权限控制。 7. **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和链接**: - 在实际的系统中,中断处理程序通常在内核的不同模块中定义,然后在编译链接阶段,通过特定的机制(如链接脚本)将它们连接到中断向量表的正确位置。 总结起来,Arm Linux中断Vector向量表的建立流程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初始化函数、向量表基地址的计算、V位的检查以及中断处理程序的定位。这一流程确保了系统能够正确地响应和处理各种硬件中断,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调试内核,深入理解这个过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