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状网络路由攻击与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3.45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无线网状网络(WMN)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路由攻击及其防护技术。作者们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了WMN的网络结构,指出其分布式、无中心的特点,并以Roofnet架构下的SR2协议为例,介绍了构建物理测试平台SJTU-Mesh的过程和相关知识。论文进一步分析了WMN在面临泛洪攻击和黑洞攻击时的脆弱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算法和响应控制策略,以排除恶意节点。这些研究成果经过实际测试床验证,证明了其在抵御路由攻击方面的有效性。最后,论文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了WMN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在这篇论文中,首先,无线网状网络(WMN)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形式,其无中心、分布式的特点使得它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然而,这种网络架构也带来了独特的安全挑战,因为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节点的多跳转发,这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论文详细介绍了WMN的组成结构,包括网关节点的角色以及节点间的中继连接方式,强调了这些特征使得WMN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为了研究这些安全问题,作者们选择了Roofnet架构下的SR2协议作为研究对象,因为Roofnet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WMN平台,便于进行实验和测试。 在Roofnet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物理测试平台SJTU-Mesh,这不仅为研究提供了实际操作环境,也为理解WMN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提供了实践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网络协议的实现、硬件设备的配置以及测试环境的搭建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论文深入研究了WMN在泛洪攻击和黑洞攻击下的弱点。泛洪攻击是通过发送大量无效数据包淹没网络资源,而黑洞攻击则是恶意节点伪装成正常节点,吸引并丢弃数据包,导致通信中断。针对这些攻击,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检测算法,能够识别异常行为,以及一种响应控制方法,旨在有效地隔离和排除恶意节点,以保护网络的正常运行。 经过物理测试床的验证,这些防御策略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其在实战中的可行性。最后,作者们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防护策略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比如增强路由安全性的算法优化、更高效的恶意节点检测机制等。 这篇论文对于理解WMN的安全特性、提高路由协议的安全性以及防范网络攻击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对于WMN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