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1(conv + relu + pool)
时间: 2023-11-11 13:07:13 浏览: 83
这是一个神经网络的层次结构,包括卷积(Convolution)、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激活函数和池化(Pooling)操作。卷积层用来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ReLU层用来增加网络的非线性性,池化层用来减小数据的空间尺寸,同时保留重要的特征。在深度学习中,这种结构常用于图像和语音等领域的任务。
相关问题
# layer1(conv + relu + pool) # input:(bitch_size, 1, 48, 48), output(bitch_size, 64, 24, 24) self.conv1 = nn.Sequential( nn.Conv2d(1, 64, 3, 1, 1),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64), # 归一化 nn.R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 layer2(conv + relu + pool) # input:(bitch_size, 64, 24, 24), output(bitch_size, 128, 12, 12) self.conv2 = nn.Sequential( nn.Conv2d(64, 128, 3, 1, 1),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128), nn.R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 layer3(conv + relu + pool) # input: (bitch_size, 128, 12, 12), output: (bitch_size, 256, 6, 6) self.conv3 = nn.Sequential( nn.Conv2d(128, 256, 3, 1, 1),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256), nn.R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三个卷积层,每个卷积层后面跟着一个批归一化层、RReLU 激活函数和最大池化层。具体来说,模型的结构如下:
1. 第一个卷积层(layer1):
- 输入是一个大小为 (batch_size, 1, 48, 48) 的张量,其中 batch_size 是批量大小。
- 该卷积层使用一个 3x3 的卷积核,将输入通道数从 1 增加到 64。
- 卷积核的步长为 1,填充为 1,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尺寸一致。
- 然后应用批归一化,将通道数归一化为 64。
- 接下来使用 RReLU 激活函数对特征图进行非线性变换。
- 最后进行最大池化,使用 2x2 的池化窗口,步长为 2,将特征图的尺寸减半。输出的特征图大小为 (batch_size, 64, 24, 24)。
2. 第二个卷积层(layer2):
- 输入是上一层的输出,即大小为 (batch_size, 64, 24, 24) 的特征图。
- 该卷积层使用一个 3x3 的卷积核,将输入通道数从 64 增加到 128。
- 卷积核的步长为 1,填充为 1,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尺寸一致。
- 然后应用批归一化,将通道数归一化为 128。
- 接下来使用 RReLU 激活函数对特征图进行非线性变换。
- 最后进行最大池化,使用 2x2 的池化窗口,步长为 2,将特征图的尺寸减半。输出的特征图大小为 (batch_size, 128, 12, 12)。
3. 第三个卷积层(layer3):
- 输入是上一层的输出,即大小为 (batch_size, 128, 12, 12) 的特征图。
- 该卷积层使用一个 3x3 的卷积核,将输入通道数从 128 增加到 256。
- 卷积核的步长为 1,填充为 1,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尺寸一致。
- 然后应用批归一化,将通道数归一化为 256。
- 接下来使用 RReLU 激活函数对特征图进行非线性变换。
- 最后进行最大池化,使用 2x2 的池化窗口,步长为 2,将特征图的尺寸减半。输出的特征图大小为 (batch_size, 256, 6, 6)。
这些卷积层的作用是逐步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通过多次卷积和池化操作,将输入图像的尺寸减小,并增加通道数,以获取更高级别的特征表示。这些特征表示将用于后续的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x = image for block_id, (layer_num, chan_num, pool) in enumerate(zip(layers_per_block, out_chan_list, pool_list), 1): for layer_id in range(layer_num): x = ops.conv_relu(x, 'conv%d_%d' % (block_id, layer_id+1), kernel_size=3, stride=1, out_chan=chan_num, trainable=train) if pool: x = ops.max_pool(x, 'pool%d' % block_id) x = ops.conv_relu(x, 'conv5_1', kernel_size=3, stride=1, out_chan=512, trainable=train) encoding = ops.conv_relu(x, 'conv5_2', kernel_size=3, stride=1, out_chan=128, trainable=train)
这段代码是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的定义,用于对输入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下是这段代码的功能和实现方式的详细注释:
首先,代码将输入的图像保存在变量`x`中。
然后,代码使用`zip()`函数将三个列表`layers_per_block`、`out_chan_list`和`pool_list`打包在一起,依次提取每个块的层数、输出通道数和是否使用池化操作。这些列表在函数外部定义。
接下来,代码使用两个嵌套的`for`循环,依次遍历每个块中的每个卷积层。在每个卷积层中,代码调用`ops.conv_relu()`函数,执行卷积操作并应用ReLU激活函数,生成一个新的特征图。`ops.conv_relu()`函数在函数外部定义,用于执行卷积操作并应用ReLU激活函数。
如果当前块需要使用池化操作(即`pool`为`True`),则代码调用`ops.max_pool()`函数,对当前特征图执行最大池化操作。`ops.max_pool()`函数在函数外部定义,用于执行最大池化操作。
在处理完所有卷积层之后,代码再次调用`ops.conv_relu()`函数,生成一个新的特征图。这个特征图的卷积核大小为3×3,输出通道数为512,与前面的特征图进行卷积操作并应用ReLU激活函数。
最后,代码再次使用`ops.conv_relu()`函数,生成最终的特征图`encoding`。这个特征图的卷积核大小为3×3,输出通道数为128,与前面的特征图进行卷积操作并应用ReLU激活函数。这个特征图将作为后续操作的输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