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C=IntensityToColor(wavelengths, outMap); image(C);
时间: 2024-04-03 14:30:52 浏览: 41
这两行代码的作用是将波长和输出强度数据转换为对应的 RGB 颜色值,然后使用 `image` 函数将颜色值矩阵 `C` 显示成一幅图像。可以将 `wavelengths` 理解为表示波长的向量,`outMap` 表示输出强度的矩阵,`IntensityToColor` 函数的返回值 `C` 表示对应的 RGB 颜色值矩阵,`image(C)` 将其显示成一幅图像。这个图像可以用于可视化输出强度数据随波长变化的情况。
相关问题
%input parameters: R=32%Microns n1=1.37 n2=1.27 CA=71 %degrees inputAngle=30 %degrees gridLinesOn=true %Calculation Resolution: dAngle=0.005 %radians wavelengths=linspace(0.3, 0.800, 50); %microns %------------------------------------------------------ thetaOut=[0:dAngle:pi/2]; phiOut=[0:dAngle:pi*2]; %Primary calculatio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calculation takes into %acocunt refraction from n1 medium to air. outMap=Intensity_3D(wavelengths, thetaOut, phiOut, R, CA, inputAngle, n1, n2); %% C=IntensityToColor(wavelengths, outMap); %image(C); C_sphere=sphericalProjection( C, thetaOut, phiOut ); %Output image: figure image([-1, 1], [-1, 1], C_sphere) hold on title(['\theta:', num2str(inputAngle), '^o, R:', num2str(R), '\mu m \eta: ', num2str(CA), '^o' ]) axis image axis off t=linspace(0, 2*pi); plot(cos(t), sin(t), 'w', 'linewidth', 1) if (gridLinesOn) %phi: for p=0:pi/4:pi plot([cos(p), -cos(p)], [sin(p), -sin(p)], 'w', 'linewidth', 1) hold on end % theta: for thetaWhite=[pi/8:pi/8:pi/2]; plot(sin(thetaWhite)*cos(t), sin(thetaWhite)*sin(t), 'w', 'linewidth', 1) end end怎么理解
这段代码是一个 MATLAB 语言的程序,主要用于计算一个球形物体的光强分布,并进行可视化。程序中的各个变量含义如下:
- R:球体半径,单位为微米;
- n1、n2:入射光线所在介质和球体内介质的折射率;
- CA:球体表面的接触角,单位为度;
- inputAngle:入射光线与球体表面法线的夹角,单位为度;
- dAngle:计算球体表面上采样点的角度间隔,单位为弧度;
- wavelengths:计算光强分布的波长范围,单位为微米;
- thetaOut、phiOut:球面坐标系下的采样点角度范围,用于计算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
- outMap:计算得到的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值;
- C、C_sphere:将光强值转化为颜色,用于可视化球体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分布;
- t:用于绘制球面上的圆形边界;
- gridLinesOn:控制是否绘制网格线。如果为 true,则绘制球面上的经线和纬线。
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计算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分布:
使用 Intensity_3D 函数计算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分布,该函数的输入参数为波长、采样点的极角和方位角、球体半径、接触角、入射光线的夹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注意,该函数内部已经考虑了光线的折射现象。
2. 可视化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光强分布:
将计算得到的光强分布转化为颜色,并使用 sphericalProjection 函数将颜色映射到球面上。最后,使用 image 函数和 plot 函数将可视化结果显示出来。具体来说,image 函数用于在二维平面上显示球面上每个采样点的颜色,plot 函数用于绘制球面的圆形边界和网格线(如果需要)。
3. 绘制球面上的网格线:
如果 gridLinesOn 为 true,则绘制球面上的经线和纬线。具体来说,使用 for 循环分别绘制经线和纬线。经线的范围为 0 到 2π,每隔 π/4 绘制一条经线;纬线的范围为 0 到 π/2,每隔 π/8 绘制一条纬线。
上述代码错误使用 horzcat 串联的矩阵的维度不一致。 出错 zhuan_asc (line 5) data = [wavelengths, Ph]; % 将 wavelengths 和 Ph 合并为一个矩阵。运行后出现错误使用 horzcat 串联的矩阵的维度不一致。 出错 zhuan_asc (line 5) data = [wavelengths, Ph]; % 将 wavelengths 和 Ph 合并为一个矩阵 的错误
出现上述错误可能是因为 `wavelengths` 和 `Ph` 的大小不一致。请确保 `wavelengths` 的大小为 `850*1`,`Ph` 的大小为 `54*722500`,以便进行水平串联。如果 `wavelengths` 和 `Ph` 的大小不一致,您可以尝试使用 `reshape` 或其他方法调整它们的大小。
另外,您还可以尝试使用 `vertcat` 函数而不是 `horzcat` 函数,将 `wavelengths` 和 `Ph` 垂直串联到一个矩阵中。例如:
```
path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MGM\0330MGM_instructions_files\try3_0519_PDS_Geoscience\cartOrder\cartorder\REF_26_3.mat";
load('wavelengths.mat');
load(path);
Ph = permute(Ph, [3, 1, 2]);
Ph = reshape(Ph, size(Ph,1), []);
data = vertcat(wavelengths', Ph); % 将 wavelengths 和 Ph 垂直串联到一个矩阵中
save('output26_3_try4_0603.asc', 'data', '-ascii');
```
这个代码将 `Ph` 的大小调整为 `54*722500` 的二维矩阵,然后使用 `vertcat` 将 `wavelengths` 和 `Ph` 垂直串联到一个矩阵中。最后,将 `data` 保存为 ASC 文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