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解释一下这段代码Status First_fit(int ID,int request)//传入作业名及申请量 { //为申请作业开辟新空间且初始化 DuLinkList temp=(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 temp->data.ID=ID; temp->data.size=request; temp->data.state=Busy; DuLNode *p=block_first->next; while(p) { 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 {//有大小恰好合适的空闲块 p->data.state=Busy; p->data.ID=ID; return OK; break; } 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 {//有空闲块能满足需求且有剩余" temp->prior=p->prior; temp->next=p; temp->data.address=p->data.address; p->prior->next=temp; p->prior=temp; p->data.address=temp->data.address+temp->data.size; p->data.size-=request; return OK; break; } p=p->next; } return ERROR; }
时间: 2024-02-16 10:06:52 浏览: 87
这段代码实现了内存分配中的首次适应算法,用于为申请作业开辟内存空间。它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 传入作业名和申请量。
2. 为申请作业开辟新空间并初始化。
3. 遍历已有的内存块,找到第一个大小恰好合适的空闲块,将该块标记为“已使用”,并将其分配给当前作业。
4. 如果没有找到大小恰好合适的空闲块,则继续遍历,寻找大小大于申请量的空闲块。
5. 如果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申请量的空闲块,则将新的空闲块插入到该块的前面,并将该块的地址、大小及状态更新,将空闲块的大小减去申请量,将该块的剩余部分作为新的空闲块。
6. 如果遍历完所有的内存块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则返回错误。
7. 如果成功分配内存,则返回 OK。
这段代码使用了双向链表来维护内存块的信息,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内存块,包含了地址、大小、状态和作业ID等信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