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和H2之间的RTT是30ms,在某一时刻开始计时,阈值为16, (30ms~ 60ms) 间传送11个数据段(没有超时)。(90ms~120ms)间传输的数据段预期有多少(假设在此阶段没有数据段丢失)?
时间: 2024-01-13 14:03:33 浏览: 108
根据题意可知,H1和H2之间的RTT是30ms,阈值为16,即拥塞窗口初始值为16个数据段。在30ms~60ms间传送11个数据段,说明拥塞窗口逐渐增大,因此数据段数目的增长速率为1个/RTT,即1个/30ms。
在60ms时,拥塞窗口大小为11+16=27,因此在60ms~90ms间可以传输27个数据段。
在90ms时,拥塞窗口大小为27*2=54,因此在90ms~120ms间可以传输54个数据段。
因此,在90ms~120ms间预期可以传输的数据段数为54个。
相关问题
考虑一个RTT=20ms的TCP流。假设它已经超过阈值,在时间 t = 100ms与 t = 120ms 间传送10个数据段(没有超时)。流在t = 140ms和 t = 160ms之间传输的数据段预期有多少(假设在此阶段没有数据段丢失)? 2)如果上题中,传送完10个数据段时出现超时,并采用慢开始算法,同样求t=140ms和160ms之间有多少个预期报文段
对于第一个问题,根据TCP的拥塞控制算法,超过阈值之后,每经过一个RTT就会将拥塞窗口大小加1。因此,在t=140ms和t=160ms之间,经过了2个RTT,因此拥塞窗口大小应该增加了2个,也就是说预期有 2*10 = 20 个数据段传输。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传送完10个数据段时出现超时并采用慢开始算法,那么拥塞窗口大小会从之前的阈值开始重新增加。假设阈值是ssthresh,那么在超时之后,拥塞窗口大小会重新设置为1,每经过一个RTT就会将拥塞窗口大小加倍,直到达到ssthresh,之后就会按照拥塞避免算法进行增加。
因此,在t=100ms和t=120ms之间,传输了10个数据段,说明此时拥塞窗口大小为10,因此ssthresh应该为10/2=5。在超时之后,拥塞窗口大小会重新设置为1,然后在经过1个RTT之后,拥塞窗口大小会加倍为2,然后在经过1个RTT之后,拥塞窗口大小会加倍为4,此时还没有达到ssthresh,因此在t=140ms和t=160ms之间,预期有 4*2 = 8 个数据段传输。
假定要在⽹络上传送1.5MB的⽂件。设分组⻓度为1KB,往返时间RTT=80ms。传送数据之前还需要有建⽴TCP连 接的时间,这时间是2×RTT=160ms。 数据长度怎么算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先计算分组的数量和总的数据长度。
首先,将 1.5MB 的文件转换为比特数,即:1.5MB * 1024 * 1024 * 8 = 12,582,912 bits
然后,每个分组的长度为 1KB,即:1KB * 8 = 8,192 bits
因此,分组的数量为:12,582,912 / 8,192 = 1,536
接下来,需要考虑往返时间 RTT 和 TCP 连接建立时间。根据题目描述,RTT=80ms,建立连接需要 2*RTT=160ms。
因此,总的传输时间为:1,536 * (80 + 80) + 160 = 245,760ms = 245.76s
最后,根据总的传输时间和每秒钟的传输速率,可以计算出数据长度。假设传输速率为 R,则数据长度为:
12,582,912 bits / R = 245.76s
因此,数据长度为:
R = 12,582,912 bits / 245.76s = 51,168 bits/s = 6,396 bytes/s
阅读全文